1.从实验l可以看出,在水玻璃用量保持原有用量80公斤不变的前提下,用20公斤木质素磺酸钠取代原配方中的三聚磷酸钠20公斤及14公斤,坯体强度达到要求,说明用木质素磺酸钠来增加坯体的强度是有效的。但实验1流速偏大,说明木质素磺酸钠的解凝效果不如三聚磷酸钠。实验2增加了水玻璃的用量泥浆的流速急剧下降说明解凝剂加入量未达到。
2.对比实验2和实验3,实验4和实验6,在水玻璃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木质素磺酸钠能够在小幅度内降低泥浆的流速,说明木质素磺酸钠确有一定的解凝效果但效果有限。
3.从实验3、实验4和实验5可以得出结论,随着水玻璃用量的增加,加有木质素磺酸钠的泥浆流速在水玻璃用量在120公斤时,水玻璃用量为120公斤时对泥浆的解凝效果达到。
4.从实验中可以看出随着木质素磺酸钠加入量的不断增加坯体的强度也在不断的增加,加入20、30、40公斤时坯体强度分别为0.90MPa、0.98MPa、1.06MPa,说明木质素磺酸钠对坯体的增强作用比较明显且对降低泥浆的流速有利,水处理木质素磺酸钠作用,完全可以用来增加坯体的强度。
5.从实验结果来看,木质素磺酸钠价格,采用实验4及实验6的添加剂配比比较合适,坯体配方在采用了新的添加剂以后,由于比重比原来明显提高,泥浆的含水率降低了2%,木质素磺酸钠氧化催化剂,每吨粉重油的消耗量减少了将近4公斤,重油的节约量**过10%,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6.引入木质素磺酸钠替代羧纤维素和三聚磷酸钠降低了坯体配方的成本,具体对比如下:
看出新添加剂的成本远低于原添加剂的成本,即使选用实验6所用的添加剂,一个球的成本也节约100元,节约比例达到36%。
木质素磺酸钠属**添加剂且分子链不长,它加入到配方中不仅有利于泥浆流速的降低,而且因其具有一定粘接性能,可以达到增加坯体强度的目的。木质素磺酸钠能够溶解于水,电离出Na+离子和木质素磺酸根离子,木质素磺酸根离子会和吸附在原料颗粒表面上的 Ca2+起反应生成Ca-木质素,使溶解在水中的Na+代替Ca2+吸附在原料颗粒的表面,吸附在颗粒表面的部分结合水被释放出来,泥浆的流动性因此而增加。另外Na+代替Ca2+吸附在原料颗粒表面使原料颗粒的ξ—电位增加,颗粒之间的排斥力增加,颗粒之间形成面面结合,泥浆中自由水的数量增加,泥浆的流动性也会相应提高。
木质素磺酸钠的生产方法是什么
1)将木质素磺酸钙经过离子交换;
2)在制浆的过程中,用碳酸钠或是,广州木质素磺酸钠,取代氧化钙或是氢氧化钙。这种方法比较少见,因为碳酸钠或是的价格通常**氧化钙或是氢氧化钙。
用造纸厂的纸浆废液为原料,一般有三种制备方法。
1.亚硫酸氢钙制浆法的纸浆废液中所含有的亚硫酸盐或硫酸氢盐直接与木质素分子中的羟基结合生成木质素磺酸盐。往废液中加入10%的石灰乳,在(95±2)℃下加热30 min。将钙化液静置沉降,沉淀物滤出,水洗后加硫酸。过滤,除去硫酸钙。然后往滤液中加入Na2CO3,使木质素磺酸钙转成磺酸钠。反应温度以90 ℃为宜,反应2 h后,静置,过滤除去硫酸钙等杂质。滤液浓缩,冷却结晶得产品。
2.以碱液制浆所得造纸废液为原料。首先往废液中加入50%左右,搅拌4~6 h。然后用石灰乳,经沉降,过滤,打浆,酸溶,加碳酸钠转化,浓缩,干燥得产品
3.用草类制浆法所得废液为原料。